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寒流倒逼拍賣業(yè)加速洗牌

2015年11月30日 14:36 | 作者:歐志葵 溫婧 | 來源:南方日報
分享到: 

常玉1940年代的作品《黃桌上的菊花瓶》。


藝術品秋拍接連舉辦,上周中國嘉德秋拍剛剛在北京落幕;本周,香港佳士得的秋拍又拉開大幕。12月,廣東幾大拍賣行舉辦的秋拍,還將掀起一個小高潮。不 過,縱觀今年多家拍賣行的秋拍,從拍賣成交額、成交率、上拍品、拍賣場次等指標來看,在市場寒流沖擊下,大拍賣企業(yè)的成交下降,更多中小拍賣行則陷入關 門、倒閉泥潭,寒冬倒逼中國拍賣行業(yè)的大洗牌正在加速。


現狀??上百家中小拍賣行退出秋拍市場


近日,中國嘉德秋拍中,李可染《萬山紅遍》以1.84億元成交,引來市場不少遐想。有部分業(yè)內人士據此認為,國內拍賣市場出現V型反轉,藝術收藏拍賣市場 下滑收勢,顯現回暖跡象。不過,亦有業(yè)界提醒,中國嘉德的成績只是個案,從國內整體市場來看,“低谷”徘徊仍會成為較長一段時間的常態(tài)。


“嘉德秋拍的億元成交只是個案,有一兩個買家就可以撐起這一件拍品?!眹鴥扰馁u業(yè)資深專家季濤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億元拍品的出現,不代表整個市場真實情況。


當前整體拍賣市場萎縮狀況在加劇,“北京、上海的拍賣業(yè)受影響最大,像北京做藝術品且有文物資格的有100多家,還有很多沒有資格的,只做藝術品不做文物 的,大約200-300家企業(yè)?!奔緷嬖V記者,他最近從業(yè)內了解到,現在北京做秋拍的大概60-70家,而兩年前做秋拍的有110家左右。“做春拍的企 業(yè)僅有50-60家,做秋拍的多些,因為國家規(guī)定,有文物資格證的拍賣公司,每年必須要做一場拍賣。”


“大型拍賣公司在征集好拍品方面有一定保障,拍賣成交才能得以支撐,然而許多中小型拍賣公司則沒有那么幸運。”廣東一家拍賣公司內部人士亦有同感,據他所 知,今年秋拍,很多中小型公司已放棄不做,或者無限期延遲,甚至與其他公司合拍。據悉,在市場寒冬期,競爭激烈,貨源征集難,買家市場謹慎,自然淘汰一大 批拍賣企業(yè)。


“有些拍賣公司即使還在舉辦,但從他們所選的拍賣場地、巡展地點和場次,就可看到這些拍賣公司有多窘迫,降級、降檔次、縮減拍品量。”上述人士稱,從今年春拍開始,北京、上海等地多家中小拍賣公司就相繼傳出暫停拍賣的消息。


季濤稱,這兩年國內拍賣市場相對冷清,有的拍賣行扛不住了,一年可能只做一場拍賣,有的一場不做就轉讓、關門。


分析??惡性循環(huán)致市道難


業(yè)內認為,中小拍賣公司更多退市,主要原因是征集拍品難,“現在很多大拍賣公司都面臨征集壓力,更何況中小拍賣公司?”


記者從今年部分拍賣行舉辦的秋拍看到,中低價位的普通拍品居多,有不少是常上拍場的熟悉面孔,高價精品少見。對于拍賣場上,因少有精品、好品,不少拍場上的買家也表現冷淡。近日,記者參與一場拍賣會,舉辦到1/3場時,來的人已走了大半。


拍場上精品少、生貨少,導致買家購買熱情降低;買家減少,拍賣行征集更難,拍品更少好貨,導致市場更冷,買家也更難提興趣。如是,國內拍場出現惡性循環(huán)。 據雅昌藝術市場監(jiān)測中心介紹,近兩年,市場上的書畫精品的資源越來越枯竭,加之下半年整個經濟環(huán)境、市場行情的不樂觀,本季秋拍更是顯得難上加難,各家拍 賣公司不得不采取減少專場場次、減少拍品數量的“雙減”經營策略來應對市場的嚴酷考驗。


“目前市場面臨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供給短缺,很多藏家買到手里就不會再出手,可供市場選擇的作品越來越少?!睆V東一家拍賣公司告訴記者,該公司今年也是很 努力、動用人情才勉強征集到部分拍品。該人士坦承,征集難,但若是不舉辦秋拍,對該公司在行業(yè)內的負面影響很大,但若舉辦,對該公司無論在經濟上、聲譽上 也帶來很大壓力,“萬一賣得不好呢?”據悉,在當前環(huán)境下,各家拍賣公司不得不在設置上精化縮減。


此前,保利拍賣執(zhí)行董事趙旭也向媒體表示,今年的經濟形勢不太理想,在征集階段就已感受到這種艱難,不少專場在拍品數量上有所減量,比如近現代書畫專場今年上拍700余件,同比去年減少三成。


據雅昌藝術市場監(jiān)測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15年秋拍現當代藝術板塊相比去年同期縮量調整,上拍量減少29%,總成交額下滑10%。在實際調研中發(fā)現,真實的市場行情遠比數據上呈現出來的嚴峻。


另記者從今年香港已舉辦的多場秋拍會來看,總體市場表現乏力:中國嘉德秋拍總成交18.31億元,比春拍總成交18.73億元仍有差距,其中在近現代書畫 專場,445件標的上拍,總成交額1.16億元,成交率57.3%,同比去年的600件拍品,總成交額2.25億元,成交率67.66%,不管是上拍數量 還是成交額、成交率都有不同程度下滑。此外,香港蘇富比總成交額達到26.69億港元,同比去年的29.4億港元略有下滑;嘉德香港以1.97億港元收 槌,同比去年秋拍業(yè)績下滑四成左右;保利香港拍出9.14億港元,同比漲幅不足兩成。


影響??行業(yè)更集中更規(guī)范


國內拍賣行業(yè)的慘淡,在上半年已經出現較明顯的表現。


據中國拍賣行業(yè)協會發(fā)布的2015上半年經營情況報告稱,在國家宏觀經濟和拍賣行業(yè)發(fā)展趨勢的共同作用下,伴隨著宏觀經濟結構調整,今年上半年拍賣成交總 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4.3%,其中,成交場次為23289場,流拍場次25143場,平均流拍比例達51.9%。行業(yè)總成交規(guī)模呈現持續(xù)萎縮態(tài)勢。


據中拍協分析,上半年文物藝術品拍賣業(yè)務成交103.28億元,同比下降18.5%。各拍品門類各有升降,近現代和當代書畫的縮水直接觸動整體市場的下滑;古代書畫、油畫及當代藝術、創(chuàng)新門類亮點頻出,逆勢增長。


與此同時,市場調整下需求結構也在發(fā)生變化,大資金依然鎖定重要巨作,老買家憑藝術價值理性出價,新買家購買偏好多元。


有廣東拍賣業(yè)人士認為,從國內整體市場來看,“低谷”徘徊仍會成為較長一段時間的常態(tài),藝術收藏拍賣市場的寒冬期仍在未來幾年持續(xù)存在。


2015年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仍繼續(xù)調整。季濤認為,目前拍賣業(yè)出現的所謂兩極分化,對行業(yè)來說是一件好事,“集中度更加提高?!?/p>


中國嘉德CEO胡妍妍表示:此次嘉德秋拍在給業(yè)界帶來激動、興奮的同時,也給予市場冷靜思考,“未來五年是藝術品拍賣業(yè)結構性調整的關鍵,野蠻生長時代正 漸漸遠去,精耕細作的慢生活即將開始。而這也督促著拍賣公司要敏銳感知和滿足新老藏家對藝術品收藏不斷變化的認知和需求?!?/p>


中拍協稱,盡管市場調整變幻,行業(yè)規(guī)范建設和拍賣市場的發(fā)展卻在不斷地成熟和完善。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拍賣業(yè) 加速洗牌 秋拍市場 惡性循環(huán)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