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軍事歷史
金積與平羅殘敵投誠記
1949年9月20日晚,我們一九○師接到包圍(銀川外圍)金積城的任務。當晚,我進到金積城西南10多里的一個小村莊時,營里送來3名金積守敵代表。他們身著國民黨軍官服,畢恭畢敬地站著,自稱是城內(nèi)兩個團長和一個副師長,表示要起義。
我當即向師長作了報告,并根據(jù)指示命令各營加速前進;爾后,我?guī)ьI敵代表見曾思玉軍長。過了一會,曾軍長派人通知我,不需要和敵代表談了,命令他們回城收攏好隊伍,準備無條件向我們投降。敵代表聽后,立即向金積城方向返回。
21日天色未亮,我進入金積城,守敵已跑散,到處可見敵人遺棄的槍支、彈藥及軍服。全團共搜出四五百名散兵,至于槍支彈藥都是我們從大街小巷和水渠田邊拾來的。城內(nèi)沒有任何國民黨軍官向我們團移交成建制的一個班一個排。
據(jù)陳信忠?guī)熼L后來對我說,在金積城的大街上,他又遇見原來自稱是兩個團長和一個副師長的敵代表,說因隊伍全部潰散而無法向我軍移交,表示道歉。陳師長本著我軍寬大政策,對他們說:“兵既然跑散了,也就算啦!”
我們團部在金積城稍事停留,即進至金積以北,組織部隊盡快籌制渡河器材。在24日下午全團用自制羊皮筏子渡河,25日午后就趕到了銀川,下午我奉命帶兩個營迅速進占平羅消滅慣匪郭栓子。當時只知道他叫郭永勝,是盤踞賀蘭山十幾年的慣匪,解放前夕被馬鴻逵委任平羅、惠農(nóng)、賀蘭三縣的保安司令。此人殘暴,“郭栓子”三個字在寧夏民間鄉(xiāng)里,嚇得連小孩也不敢啼哭。
26日上午,我?guī)е鴥蓚€營乘車出發(fā),下午到平羅后即向郭匪發(fā)出通牒,命令他棄暗投明繳械投降。老百姓見我們圍剿郭栓子這個作惡多端的地頭蛇,無不拍手稱快。郭栓子這個家伙走投無路,于當晚來到團部,我向他講了我軍寬大政策,指出只有繳械投降才是他們的唯一生路,郭表示愿帶隊投降,但要求繳槍后給他的部下放3天假回家。我問:“3天后,你的人能回來嗎?”郭說:“能回來。”這樣,郭匪就在投降書上簽字。27日上午,郭帶著百余人集中在平羅大操場,老老實實地繳槍。這之后的8天內(nèi),每天都有寧馬的散兵游勇自動地攜槍投誠登記,我們經(jīng)教育后,發(fā)給他們路費,資遣回籍。
后來,聽說郭栓子搞武裝叛亂,由此可見,這個家伙當時是假投誠,實際是賊心不死,最后被捉拿歸案處決也是罪有應得。
(本文摘自《寧夏文史資料》第16輯《解放寧夏回憶錄》,作者羅保順時任六十四軍一九O師五六九團團長)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