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全國政協委員施杰:網約車限制戶籍是社會管理的倒退

2016年10月14日 10:45 | 來源: 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京滬規(guī)定涉嫌就業(yè)歧視

針對京滬兩地的戶籍限制,宋月萍認為,網約車也是服務行業(yè)的一種,其他服務行業(yè)很少有戶籍的限制,為何這個行業(yè)要設定戶籍門檻?這種規(guī)定涉嫌就業(yè)歧視。

宋月萍特別指出,國家正在大力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其中,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外來人口在城市長期從事非農產業(yè),他們在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融入城市,成為城市建設的動力之一,在一定條件下可轉為城市市民。而京滬兩地的規(guī)定在戶籍上做文章,是典型的“建設時需要你,共享時忘了你”的思維。

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振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指出,“平等權”和“勞動權”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我國的勞動法和就業(yè)促進法更明確規(guī)定,公民享有平等就業(yè)和自由擇業(yè)的權利。顯然,京滬兩地網約車細則相關規(guī)定不符合憲法和相關法律的精神。

另外,他還特別提醒,不恰當的管制,對網約車行業(yè)發(fā)展不利,而最終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另外,制造新的“戶籍福利”不僅會帶來新的“戶籍交易”,還可能產生權力尋租。

與委員、專家們的擔憂不同,晏芳麗更擔心的是,一旦北京的實施細則正式實施,是否還能便捷地打到網約車,價格是否會上漲。

對于各地的征求意見稿,滴滴相關負責人已經對媒體表示,達標網約車數量預計將大幅縮減。按此標準,滴滴達標的網約車僅為目前總量的5%。按照目前上海網約車數量約30萬輛計算,達標網約車數量約為1.5萬輛,相當于上海出租車數量的1/4。

“有了戶籍和排量、軸距等方面的限制,網約車數量減少,勢必會導致打車費快速上漲,一部分人可能用不起網約車。”許進如此表示。

精準決策讓網約車新政順應民意

網約車已經走進百姓生活,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選擇。許進認為,對于這種和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決策除了要進行公開征求意見外,還應進行聽證,進一步征求網約車平臺、網約車司機、乘客和出租車司機等各方意見,做到公平、公開、公正、透明。

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那種以“試錯”為基點、錯了就改的傳統(tǒng)的行政思維,會浪費大量的政策成本和社會成本,在亟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當今社會,必須摒棄。

熊思東認為,實施細則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撐,比如,應該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對目前市場上的網約車數量進行摸底;另外,對于網約車排量和軸距的規(guī)定為什么是現在的數值,如此設置其安全性如何?應該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給公眾一個更為清楚的解釋。

正如施杰所言,人民利益是政府決策的出發(fā)點,網約車實施細則的制訂應成為尊重民意、科學決策的典范。

編輯:梁霄

< 0 1 0 2 0 3

更多 時事新聞

更多 閱讀推薦

更多 延伸閱讀